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1978年12月18日,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推动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历史性变革。厦门是全国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在去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
12月15日,由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和公共政策研究院主办的“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北京行政学院学报》、《行政论坛》等杂志的领导、专家及编辑70多人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朱仁显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陈振明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致辞,对与会嘉宾、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陈振明教授结合自己切身经历回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列举了四十年来政府治理与改革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认为有必要从学术角度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政府治理改革的历程、模式、路径和成效进行系统总结。陈振明教授充分肯定了以“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本次研讨会主题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会议圆满成功的美好祝愿。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党委书记黄新华教授主持了第一场主题报告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原副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志忍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处长和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建南教授分别做题为《改革开放40年40项公共管理重大制度创新的现代化意义》、《精细化管理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治理评估:居民感知、五大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丁煌教授主持了第二场主题报告会。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朱春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樊博教授、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史云贵教授分别做题为《影响政府对民众信任的因素有哪些?》、《数字治理与城市应急》、《县域绿色治理》的主旨演讲。
下午研讨会分成三个平行分论坛同时进行。三个平行分论坛上半场的主题分别为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资源与环境治理现代化、公共政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下半场的主题分别为地方治理现代化、公共服务现代化、大数据与政府治理现代化。与会代表首先报告参会论文,然后由两位评论人进行点评,再由参会者自由提问和讨论。各分会场研讨气氛热烈,与会代表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在各平行分论坛结束后,与会代表集中并举行了闭幕式。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吕志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回顾了会议的精彩观点,强调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模式进行理论建构与学术研究创新的重要性,倡议与会者持续深入地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学术研讨。吕志奎教授感谢与会代表的积极参与并宣布会议圆满结束。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本次研讨会聚焦于“改革开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置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和宏大背景下,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政府治理改革的历程、经验、路径、成效、进展、模式和新趋势,探讨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政府治理改革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模式,对于提炼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政府治理改革的标识性概念,建构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话语和理论,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